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
拳击公益训练营开营,免费培养贫困地区青少年?

类别:玩加电竞   发布时间:2025-10-07

2025年盛夏,一场以“拳力筑梦”为主题的公益拳击训练营在贵州遵义市新蒲新区拉开帷幕。这场由贵州省体育局、遵义市人民政府联合发起,贵州省拳击运动协会等单位协办的公益项目,首次将专业拳击训练资源免费向贫困地区青少年开放,首期已吸引来自黔东南、毕节等地的120名青少年报名参与。

破局:从“物质帮扶”到“精神赋能”的公益创新

“很多孩子缺的不是书本,而是挺直腰杆的底气。”训练营发起人、贵州省拳击运动协会秘书长李明在开营仪式上表示。项目突破传统扶贫模式,针对贫困地区青少年普遍存在的自信心不足、抗挫折能力弱等问题,设计出“体育+心理+教育”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。训练期间,学员除接受专业拳击训练外,还将参与“擂台心理课”“冠军成长故事会”等特色课程,由前国家队运动员、心理学专家组成导师团进行全程指导。

在遵义市体育运动学校的标准化拳击馆内,14岁的苗族少年王小勇正跟着教练练习直拳。这个来自毕节山区的孩子,父母长期在外打工,曾因性格内向被同学孤立。“现在我能连续打200个空击不喘气!”他擦着汗水笑道。项目组跟踪数据显示,首期学员经过两周训练后,85%在社交主动性、情绪管理能力测试中得分提升显著。

资源下沉:专业体系破解基层训练困局

训练营整合了国际级训练资源:教练团队包含亚锦赛冠军、国家青年队主教练等6名专业人士,课程采用中国拳击协会最新青少年训练大纲,配备电子计分系统、运动心率监测等智能设备。更引人注目的是,项目与古巴、哈萨克斯坦等拳击强国建立交流机制,学员可通过云端课堂与海外青少年“隔空对练”。

“我们正在构建可复制的公益模式。”贵州省体育局副局长陈刚透露,项目已与云南、广西等地达成合作意向,未来三年计划在西部省份建立10个训练基地。训练营采用“政府主导+社会参与”的运营模式,除体育部门专项拨款外,还通过企业赞助、公益众筹等方式筹集资金,确保学员“零费用”参与。

星火燎原:从擂台到人生的成长蜕变

在训练营的荣誉墙上,2018年厦门小嶝小学训练营学员陈雨桐的照片格外醒目。这个曾因家庭贫困自卑的渔家女孩,通过系统训练斩获全国青少年拳击锦标赛铜牌,如今已成为福建省拳击队重点培养对象。“拳击教会我,跌倒比站立更能积蓄力量。”她在视频寄语中说道。

据不完全统计,全国类似公益拳击项目已覆盖23个省份,累计培养学员超2万人次。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相关负责人表示,这类项目不仅为竞技体育储备人才,更在重塑青少年精神品格方面展现出独特价值。随着《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》深入实施,体育公益正从“送温暖”向“送成长”转型升级。

习直拳, 学员可通过

夕阳西下,遵义拳击馆内回荡着此起彼伏的击打声。这些来自大山的孩子或许不会都成为职业拳手,但他们挥出的每一拳,都在打破贫困的代际传递,击打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。